剛得了一個翻譯獎,說不開心是騙人的,多少有點洋洋自得。
獲悉得獎之日,正好「的起心肝」買了陳雲先生兩本論述中文的書,《中文解毒》和《執正中文》。自從大學年代讀董橋先生《英華沉浮錄》系列以來,再無認真修煉詞句,那套小書雖未至束之高閣,但也不曾重讀。從事翻譯工作七八年,一直只靠日常浸淫揣摩,打天才波是也,自問文采欠奉,但總算文句通順。曾經隱約感到自己的譯文老用中國文字寫英文句子,看來是準確無誤,但仍有疑問。當翻譯的,該用中文表遠洋人的邏輯,還是兼用國人的邏輯重新演繹事物?在繁重的工作中無暇細想,最快捷的方法是轉換為洋化白話,也就是程式中文,一直如此,還越練越到家。
《執正中文》讀了一半,有點明白現代中文為何雜亂無章、進退失據。清末民初起,國人的知識技術發展與文字發展脫軌,大量新鮮事物一時找不到適當的言詞去表達,只好直接將洋人的邏輯套用在中文身上,小則創造或亂造新詞,大則淹沒中文章法。像我這樣的三流譯者,自小學習西洋知識、現代白話,毫無文史哲修為,根本不懂得如何品評文章,卻在每天荼毒中文而不自覺。得獎讓我高興了幾天,陳雲先生的著作如暮鼓晨鐘,我該當汗顏。
醒覺之後,四不像的洋化程式中文固應戒除,復古卻自問力有不逮,亦恐現實難容。畢竟時代不同,人心不同,在現代商業社會,儒雅得體的文字並非人人懂得欣賞,也未必處處適用。舊武功不濟,新招式未成,此刻下筆更覺困難。要找到平衡,還得好好摸索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